【埃里希·冯·豪森,身为德洛斯的总参谋长,他现在很纠结】

    【凡尔登要塞已经拿下,理论上已经可以进行对西线的全面攻势了,但现在有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】

    【到底是先打西线,还是东线?】

    【如果是以前,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攻打西线】

    【问题是,战争是政治的延续,而不是纯粹的暴力行动】

    【就在10月29日,奥斯曼帝国为了德洛斯的一亿贷款,加入了这场战争,并与罗曼诺夫帝国发生战斗】

    【罗曼诺夫帝国,这是东方的一个强大的敌人,拥有2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】

    【整个东线,基本都是和它在打】

    【高文只是一个普通的上校,考虑的只是局部的输赢,而豪森要考虑的就多了】

    现在的德洛斯,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集体。

    皇帝查理二世想要把握住自己的权利,在战争中猛刷存在感。

    在战争中,总参谋长拥有极高的权利,其他军方也一样。

    之前,小穆勒指挥出现问题,导致西线陷入胶着状态,皇帝免除了小穆勒总参谋长的职务,由豪森上位。

    总参谋长现在的对手,并不是皇帝,而是东线的两个指挥官:路德维希·冯·兴登,埃里希·冯·波森。

    如果东线打的太过精彩,轻易压制了罗曼诺夫帝国,在击败罗曼诺夫帝国之后再转手对付西线,那就显得新上任的总参谋长豪森很没用……

    给东线出谋划策?人家不需要,甚至会觉得豪森在抢功劳。

    所以,豪森想让自己这个总参谋长显得有用,且很重要,就要在西线打开局面,这也是他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凡尔登的原因。

    在10月初,豪森毫不顾忌的听从了陛下的建议,从东线调动了四个师前往西线,支援凡尔登,其中还有两个炮兵师。

    虽然东线的兴登有所不满,可这是陛下的建议,他能怎么样?

    如果是10月初,高文拿下了凡尔登,豪森会毫不犹豫的将重宝压在凡尔登上。

    可惜,时间晚了近两个月。

    10月末,奥斯曼帝国已经成了德洛斯的盟友,在帮德洛斯打东线。